酒精性肝炎可通过戒酒、营养支持、药物治疗、肝移植、并发症管理等方式治疗。酒精性肝炎通常由长期过量饮酒、营养不良、免疫损伤、氧化应激、遗传易感性等原因引起。
1、戒酒戒酒是治疗酒精性肝炎的首要措施。酒精性肝炎患者应立即停止饮酒,避免肝脏进一步受损。戒酒过程中可能出现戒断症状,如焦虑、震颤、出汗等,严重时可出现幻觉或癫痫发作。对于重度酒精依赖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戒酒药物辅助治疗,如纳曲酮片、阿坎酸钙片等。戒酒需要患者及家属的积极配合,必要时可寻求心理支持或加入戒酒互助小组。
2、营养支持酒精性肝炎患者常伴有营养不良,需要进行全面的营养评估和干预。建议采用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饮食方案,必要时可通过肠内或肠外营养补充。营养不良会加重肝脏损伤,影响疾病预后。患者应保证每日摄入足够的热量和优质蛋白,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维生素C、维生素E等。对于严重营养不良患者,可能需要短期使用营养补充剂或进行静脉营养支持。
3、药物治疗中重度酒精性肝炎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片、免疫调节剂如己酮可可碱注射液、保肝药物如复方甘草酸苷片等。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循医嘱,定期监测疗效和不良反应。糖皮质激素可减轻肝脏炎症反应,但可能增加感染风险。保肝药物有助于改善肝功能,但不能替代戒酒和营养支持等基础治疗。
4、肝移植对于终末期酒精性肝病且符合移植标准的患者,可考虑肝移植治疗。患者需满足至少6个月的戒酒期,并通过严格的心理和社会评估。肝移植可显著改善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但术后仍需终身服用免疫抑制剂并保持戒酒。移植前需全面评估患者身体状况、戒酒意愿和社会支持系统。移植后需定期随访,监测排斥反应和疾病复发。
5、并发症管理酒精性肝炎患者需积极预防和治疗相关并发症。常见并发症包括腹水、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感染等。腹水患者需限制钠盐摄入,必要时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片。肝性脑病患者需控制蛋白摄入,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调节肠道菌群。消化道出血患者需禁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止血。感染患者需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
酒精性肝炎患者应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保证充足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饮食上选择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少量多餐,避免高脂、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当进行轻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增强体质。定期复查肝功能、腹部超声等检查,监测病情变化。家属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支持,帮助其建立戒酒信心,营造无酒的家庭环境。出现乏力加重、黄疸加深、意识改变等异常情况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