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肥胖主要从健脾祛湿、疏肝理气、补肾温阳、调和气血四个方面入手,结合饮食调整、运动干预、针灸推拿、中药调理等方法综合干预。
1、健脾祛湿脾虚湿盛是肥胖常见证型,表现为肢体困重、大便黏腻,可通过茯苓、白术等健脾药材,配合艾灸足三里等穴位改善代谢功能。
2、疏肝理气肝郁气滞型肥胖多伴情绪波动,柴胡、香附等疏肝解郁药材结合太冲穴按压,有助于调节内分泌紊乱导致的向心性肥胖。
3、补肾温阳肾阳虚型肥胖常见畏寒水肿,肉桂、附子等温阳药材配合命门穴艾灸,能增强基础代谢率,改善阳虚型肥胖的脂肪分布异常。
4、调和气血气血失调型肥胖多伴月经紊乱,当归、黄芪等补益气血药材配合三阴交针灸,可调整能量代谢平衡,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
中医强调个体化辨证施治,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制定包含药膳、导引、穴位刺激等内容的综合方案,配合规律作息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