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肺结核可能出现发热症状,早期表现为低热、午后潮热,进展期可发展为持续高热,严重者伴随盗汗、消瘦等全身症状。
1、低热疾病初期多表现为37.3-38℃低热,可能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释放致热原有关。建议家长每日监测体温,保持室内通风,适当补充水分。
2、午后潮热典型症状为下午至傍晚体温升高,夜间自行退热,与结核菌活动周期相关。家长需记录发热规律,避免过度包裹衣物加重体温波动。
3、持续高热病灶扩散时可出现39℃以上高热,提示病情进展。需立即就医进行抗结核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三联方案。
4、盗汗消瘦发热伴随夜间大汗、体重下降,属于结核中毒症状。家长应加强营养支持,提供高蛋白饮食,配合医生完成6-9个月规范疗程。
儿童肺结核发热期间应保证休息,饮食选择牛奶、鸡蛋、瘦肉等优质蛋白,避免与免疫力低下人群密切接触,严格遵医嘱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