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是由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肺部疾病,主要包括鸟分枝杆菌复合体、堪萨斯分枝杆菌等类型,临床表现与肺结核相似但治疗难度更大。
1、病原体特点非结核分枝杆菌广泛存在于土壤和水中,属于环境腐生菌,其中约20种可致病,细胞壁结构特殊导致对常规抗结核药物耐药。
2、感染途径主要通过呼吸道吸入气溶胶感染,也可经皮肤伤口或消化道入侵,免疫功能低下者更易感,常见于慢性肺部疾病患者。
3、临床表现表现为慢性咳嗽、低热、乏力等,影像学可见肺空洞或结节,症状进展缓慢但可能引起肺纤维化,需通过痰培养进行菌种鉴定。
4、治疗方案根据药敏试验采用克拉霉素、乙胺丁醇、利福布汀等联合用药,疗程需12-18个月,严重病例需手术切除病灶。
患者应加强营养支持,避免接触污染水源,定期复查胸部CT评估疗效,治疗期间需监测药物肝肾功能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