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痕疙瘩早期表现为局部皮肤出现红色或粉红色隆起硬结,伴随瘙痒或轻微疼痛,主要有皮肤创伤修复异常、炎症反应持续、胶原过度沉积、遗传易感性等原因。
1、皮肤创伤修复异常皮肤创伤愈合过程中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导致胶原纤维排列紊乱形成硬结。早期可局部涂抹硅酮凝胶,药物可选复方肝素钠尿囊素凝胶、积雪苷霜软膏、多磺酸粘多糖乳膏。
2、炎症反应持续创伤后局部炎症介质长期释放刺激组织增生,表现为红肿热痛。可进行糖皮质激素局部注射治疗,药物如曲安奈德注射液、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
3、胶原过度沉积Ⅲ型胶原合成增加且降解减少形成质硬肿块。建议采用压力疗法联合放射治疗,药物辅助使用胶原酶软膏、维A酸乳膏、干扰素凝胶。
4、遗传易感性家族性瘢痕体质患者更易发病,常见于胸肩背部。需早期干预防止扩大,可选用氟尿嘧啶注射液、丝裂霉素C溶液等抗增生药物局部注射。
避免搔抓刺激皮损,瘢痕部位注意防晒,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出现快速增大或溃疡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