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贫血可能由生理性血液稀释、铁储备不足、红细胞生成减少、溶血性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补充铁剂、输血治疗、光疗、病因治疗等方式干预。
1、生理性稀释:胎儿期血红蛋白较高,出生后因体液调节导致血液稀释,属于正常现象。无须特殊治疗,建议定期监测血红蛋白水平。
2、铁储备不足:早产儿或低体重儿铁储备较少,可能因母体缺铁或胎盘输血不足导致。可遵医嘱使用右旋糖酐铁口服溶液、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等补铁药物。
3、红细胞生成减少:可能与先天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感染等因素有关,表现为苍白、喂养困难。需进行骨髓检查,严重者可考虑促红细胞生成素或输血治疗。
4、溶血性疾病:常见于ABO溶血或G6PD缺乏症,伴随黄疸、肝脾肿大。需进行光疗或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必要时换血治疗。
家长需注意观察婴儿面色、喂养情况及精神状态,母乳喂养母亲应保证铁摄入,配方奶喂养可选择强化铁配方,定期儿保随访监测血红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