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出血症可能由维生素K缺乏、凝血因子合成不足、产伤、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补充维生素K、输血治疗、抗感染治疗等方式干预。
1、维生素K缺乏母亲孕期维生素K摄入不足或胎盘转运障碍导致。表现为皮肤瘀斑、脐带渗血,需立即肌注维生素K1,可选择水剂型、乳剂型维生素K注射液。
2、凝血因子不足新生儿肝脏功能未成熟影响凝血因子合成。常见呕血、便血,需输注新鲜冰冻血浆,药物可用凝血酶原复合物、人凝血因子VIII冻干制剂。
3、产伤因素分娩过程中机械性损伤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头皮血肿多见,轻度可压迫止血,严重时需外科清创缝合,配合使用酚磺乙胺注射液止血。
4、感染因素败血症等感染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伴随发热、休克,需抗生素治疗,药物选择头孢曲松钠、青霉素钠,同时进行抗凝治疗。
家长需观察婴儿皮肤黏膜出血情况,母乳喂养母亲应增加绿叶蔬菜摄入,出现呕血或血便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