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鳞状细胞癌是口腔黏膜鳞状上皮细胞恶变形成的肿瘤,属于头颈部常见恶性肿瘤,主要与长期吸烟饮酒、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口腔卫生不良及遗传因素有关。
1、致癌因素长期吸烟饮酒会持续刺激口腔上皮细胞,烟草中苯并芘和酒精代谢物乙醛可直接损伤DNA。患者需彻底戒烟限酒,临床常用顺铂、紫杉醇等化疗药物联合放射治疗。
2、病毒感染高危型HPV16/18病毒感染可导致抑癌基因失活,表现为口腔溃疡长期不愈。确诊后需进行根治性手术切除,配合使用西妥昔单抗等靶向药物。
3、局部刺激残根残冠或不良修复体长期摩擦黏膜,可能诱发癌前病变。需及时处理口腔内机械刺激因素,局部可使用博来霉素等抗癌软膏。
4、遗传倾向家族中有口腔癌病史者患病风险增高,常伴有TP53基因突变。建议高风险人群定期进行口腔黏膜筛查,早期发现可采取光动力治疗。
保持口腔清洁卫生,避免过烫辛辣饮食,发现口腔白斑或溃疡超过两周不愈应及时就诊,40岁以上吸烟人群建议每年进行口腔癌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