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结肠炎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便、便血等症状,病情发展可能伴随体重下降、贫血等全身症状。症状按病程可分为早期排便异常、进展期黏膜损伤、终末期并发症三个阶段。
1、早期表现反复发作的左下腹隐痛,排便后缓解;大便次数增多且不成形,常带有白色黏液。可能与饮食刺激、肠道菌群紊乱有关,建议调整膳食纤维摄入并补充益生菌。
2、进展期症状持续腹痛伴里急后重感,黏液便中混有鲜血,肠镜检查可见黏膜充血水肿。常见于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需使用美沙拉嗪、柳氮磺吡啶等氨基水杨酸类药物控制炎症。
3、终末期改变出现肠壁增厚、假息肉形成等结构改变,可能引发肠梗阻或癌变。克罗恩病易并发肛周瘘管,需通过硫唑嘌呤等免疫抑制剂或生物制剂干预。
4、全身影响长期营养不良导致体重减轻、贫血,儿童患者可能出现生长迟缓。家长需定期监测生长发育指标,必要时进行肠内营养支持。
患者应保持低渣饮食,避免乳制品及辛辣刺激食物,急性发作期须及时就医评估黏膜损伤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