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打胎药后可能出现阴道出血、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大出血或感染。药物流产的常见反应主要有不完全流产、子宫收缩痛、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
1、阴道出血药物流产后会出现持续性阴道出血,出血量通常多于月经量,可能持续1-3周。若出血超过月经量2倍或持续3周未净,需及时就医排除不完全流产。可遵医嘱使用缩宫素注射液、益母草颗粒、葆宫止血颗粒等药物。
2、腹痛子宫收缩引起的下腹阵发性疼痛是正常药物反应,通常持续2-3天。剧烈疼痛伴发热可能提示感染,需就医检查。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元胡止痛片等缓解疼痛。
3、恶心呕吐米非司酮等药物成分可能刺激胃肠黏膜,约半数使用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症状较轻时可少量进食苏打饼干,严重脱水需静脉补液。可遵医嘱使用甲氧氯普胺片、维生素B6片、多潘立酮片等止吐药。
4、发热感染流产后免疫力下降可能引发子宫内膜炎,表现为体温超过38℃伴异味分泌物。需立即就医进行抗感染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甲硝唑片、左氧氟沙星胶囊等抗生素。
药物流产后应卧床休息2-3天,避免体力劳动和性生活,保持会阴清洁,出现异常出血或发热需立即返院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