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热可通过推拿特定穴位缓解症状,常用部位包括大椎、曲池、合谷、风池、天河水等。
1、大椎: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是退热的重要穴位。用拇指指腹轻轻按压或揉动,每次持续1-2分钟,有助于发散风热、降低体温。推拿时力度适中,避免用力过猛。大椎穴推拿适合外感风寒或风热引起的发热。
2、曲池: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时凹陷处。用拇指指腹按压或揉动,每次1-2分钟,可清热解毒、疏风散热。曲池穴推拿对风热感冒引起的发热效果较好,操作时注意保持儿童手臂放松。
3、合谷: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用拇指指腹按压或揉动,每次1-2分钟,可疏风解表、清热止痛。合谷穴推拿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发热,尤其对头痛、咽喉痛伴随的发热有辅助缓解作用。
4、风池:位于枕骨下,斜方肌上端与胸锁乳突肌之间的凹陷处。用拇指指腹轻轻按压或揉动,每次1-2分钟,可祛风散寒、缓解头痛。风池穴推拿适合风寒感冒引起的发热,操作时注意避免压迫颈部血管。
5、天河水:位于前臂内侧,腕横纹至肘横纹的中点。用拇指指腹从腕横纹向肘横纹方向轻轻推拿,每次2-3分钟,可清热凉血、退热解毒。天河水推拿对高热不退有辅助缓解作用,操作时注意保持皮肤湿润,避免摩擦过度。
推拿时需注意手法轻柔,避免用力过猛。推拿后适当补充水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穿盖过多。若发热持续不退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饮食上可适当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蔬菜汤等,避免油腻辛辣。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