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溃疡复发的概率较高。幽门螺旋杆菌是胃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根除该细菌可显著降低复发风险。
幽门螺旋杆菌会持续破坏胃黏膜屏障,导致胃酸侵蚀胃壁形成溃疡。即使溃疡暂时愈合,未彻底清除的细菌仍会刺激胃黏膜,引发炎症反应和黏膜损伤。长期感染可能加重溃疡面积,甚至诱发胃出血、穿孔等并发症。临床数据显示,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后,胃溃疡年复发率可从超过60%降至5%以下。
部分患者可能因细菌耐药性或治疗不规范导致根除失败,此时溃疡复发风险仍存在。少数情况下,非甾体抗炎药滥用、长期应激状态等因素也可能独立引发溃疡复发。但这类情况通常低于幽门螺旋杆菌未根治导致的复发率。
建议确诊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后规范使用四联疗法,包含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铋剂如枸橼酸铋钾颗粒,以及两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和克拉霉素片。治疗期间需避免饮酒,完成疗程后复查确认根除效果。日常注意分餐制预防交叉感染,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定期进行胃镜检查监测黏膜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