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可通过血液检查辅助诊断,但确诊需结合临床症状与病原学检测。主要检测方法有抗体检测、核酸检测、病毒分离培养等。
1、抗体检测发病后3-5天血液中可出现特异性IgM抗体,恢复期IgG抗体滴度升高4倍以上有诊断意义。但抗体产生存在窗口期,早期可能出现假阴性。
2、核酸检测通过PCR技术检测血液中肠道病毒核酸,灵敏度较高,发病1-2天即可检出,适用于早期诊断。柯萨奇病毒A16和肠道病毒71型是常见病原体。
3、病毒分离采集急性期血液标本进行病毒培养,阳性结果可确诊,但耗时长且对实验室要求高,临床较少常规开展。
4、血常规检查多数患儿出现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部分病例可见淋巴细胞比例增高,但无特异性,仅能作为辅助参考指标。
患儿出现发热、手足臀皮疹等典型症状时,建议尽早就医进行咽拭子或粪便病毒检测,血液检查需由医生根据病情综合判断。居家护理需注意隔离消毒,补充足够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