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子宫收缩可能由生理性宫缩恢复、胎盘剥离面止血、感染刺激、子宫肌瘤等因素引起,可通过热敷按摩、药物镇痛、抗感染治疗、手术干预等方式缓解。
1、生理性恢复分娩后子宫通过规律收缩复旧至孕前状态,伴随阵发性下腹痛,无须特殊治疗,可热敷下腹部或按摩促进收缩。
2、创面止血胎盘剥离面血管断裂引发宫缩性疼痛,可能伴随血性恶露,可遵医嘱使用缩宫素注射液、益母草颗粒、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
3、感染刺激产褥感染导致炎性因子刺激子宫,出现发热伴持续性疼痛,需用头孢克肟片、甲硝唑栓、对乙酰氨基酚片等抗感染镇痛治疗。
4、病理因素合并子宫肌瘤或腺肌症时宫缩疼痛加剧,可能伴随月经量增多,需手术切除病灶或使用米非司酮片、桂枝茯苓胶囊等药物控制。
建议哺乳期女性保持会阴清洁,避免负重活动,若宫缩痛持续超过两周或出血量增多需及时复查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