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药需严格遵医嘱使用,常用药物包括右佐匹克隆片、唑吡坦片、阿普唑仑片、艾司唑仑片、地西泮片等。催眠药适用于短期缓解失眠症状,长期使用可能导致依赖性或耐受性。
1、右佐匹克隆片右佐匹克隆片属于非苯二氮䓬类催眠药,适用于入睡困难型失眠。该药通过调节γ-氨基丁酸受体改善睡眠质量,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头晕和口干。使用期间应避免饮酒,老年人需警惕跌倒风险。突然停药可能出现反跳性失眠,需逐步减量。
2、唑吡坦片唑吡坦片为短效催眠药,适合睡眠维持困难者。其选择性作用于ω1受体亚型,起效快但作用时间短。服药后可能出现梦游等复杂睡眠行为,长期使用可能降低药效。建议睡前即刻服用,服药后需保证7-8小时睡眠时间。
3、阿普唑仑片阿普唑仑片是苯二氮䓬类衍生物,兼具抗焦虑和催眠作用。该药可能引起日间嗜睡和记忆力减退,连续使用不宜超过4周。重症肌无力患者禁用,服药期间禁止驾驶车辆。与其他中枢抑制剂联用会增强镇静作用。
4、艾司唑仑片艾司唑仑片适用于各种类型失眠,尤其伴焦虑症状者。药物半衰期中等,可能影响次日警觉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慎用,突然停药可能引发戒断反应。建议采用最低有效剂量,每周评估用药必要性。
5、地西泮片地西泮片属长效苯二氮䓬类药物,适合早醒型失眠。其代谢产物具有活性,易在体内蓄积。老年人使用需调整剂量,可能增加跌倒骨折风险。禁止与葡萄柚汁同服,妊娠期妇女禁用。
使用催眠药期间应建立规律作息,保持卧室黑暗安静,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白天适当进行有氧运动,限制午睡时间不超过30分钟。避免摄入含咖啡因饮品,晚餐不宜过饱。若出现异常睡眠行为或记忆障碍应及时复诊,切勿自行调整剂量。建议配合认知行为疗法改善睡眠习惯,逐步减少药物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