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牙痛多数情况下可以拔牙,但需先评估牙齿状况和感染程度。拔牙的可行性主要取决于牙齿保留价值、炎症控制情况、全身健康状况、患者年龄等因素。
1、牙齿保留价值若烂牙缺损过大无法修复,或牙根严重吸收时建议拔除。伴随剧烈疼痛或反复脓肿需拍摄X线片评估,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甲硝唑、布洛芬等药物控制感染。
2、炎症控制情况急性化脓期需先抗炎治疗,避免直接拔牙导致感染扩散。可能出现牙龈肿胀、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可使用头孢克肟、克林霉素、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
3、全身健康状况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需控制指标稳定后再拔牙。凝血功能障碍者需提前评估风险,必要时术前补充凝血因子或维生素K。
4、患者年龄因素儿童乳牙烂牙通常优先考虑保守治疗,恒牙萌出期可能自然替换。老年人需评估骨密度及愈合能力,骨质疏松患者拔牙后愈合较慢。
烂牙疼痛期间建议避免过硬过冷食物,用含氯己定的漱口水保持口腔清洁,及时到口腔外科就诊评估拔牙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