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热灌注化疗主要用于治疗腹膜转移癌、恶性腹水、胃癌、结直肠癌、卵巢癌等腹腔恶性肿瘤。该技术通过加热化疗药物灌注腹腔,增强药物渗透性并直接杀伤肿瘤细胞。
1、腹膜转移癌腹膜转移癌是指癌细胞从原发灶扩散至腹膜表面形成的转移病灶。腹腔热灌注化疗通过43℃恒温灌注,可提高顺铂注射液、紫杉醇注射液等药物对腹膜表面微小病灶的渗透深度,同时高温本身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治疗时常伴随腹胀、腹膜刺激征等症状,需联合静脉化疗控制全身转移。
2、恶性腹水恶性腹水多由肿瘤细胞阻塞淋巴管或刺激腹膜分泌所致。采用腹腔热灌注化疗时,常用氟尿嘧啶注射液联合热生理盐水循环灌注,既能减少腹水生成,又能清除游离癌细胞。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一过性腹痛,需监测电解质平衡。
3、胃癌腹膜种植胃癌晚期易发生腹膜种植转移。奥沙利铂注射液在加热条件下对印戒细胞癌等特殊类型胃癌细胞杀伤效果显著。热灌注可使药物均匀覆盖整个腹膜腔,尤其适用于手术无法切除的弥漫性腹膜转移灶。
4、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患者接受伊立替康注射液热灌注治疗时,药物组织浓度可达静脉给药的20倍以上。高温能逆转肿瘤细胞对药物的耐药性,但对肠吻合口愈合存在潜在影响,术后需延迟灌注时间。
5、卵巢癌腹膜扩散卵巢癌易发生广泛腹膜播散。卡铂注射液在加热环境下细胞毒性增强,配合肿瘤减灭术使用可延长无进展生存期。治疗时需注意监测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必要时联合贝伐珠单抗注射液靶向治疗。
接受腹腔热灌注化疗期间,患者需保持高蛋白饮食以补充腹腔蛋白丢失,每日监测腹围变化。治疗后2周内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腹部CT评估疗效。出现持续发热或腹痛加重时须及时复诊,必要时调整灌注方案。该技术需严格掌握适应症,由多学科团队评估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