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卵期不排卵可能由多囊卵巢综合征、高泌乳素血症、卵巢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激素调节、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等方式改善。
1、多囊卵巢综合征与胰岛素抵抗及雄激素过高有关,表现为月经稀发、痤疮。治疗需口服二甲双胍改善胰岛素抵抗,或使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调节激素,配合减重5%-10%可恢复排卵。
2、高泌乳素血症垂体瘤或药物导致泌乳素升高抑制排卵,伴随乳头溢液。溴隐亭可降低泌乳素水平,维生素B6辅助治疗,磁共振排除垂体瘤后80%患者3个月内恢复排卵。
3、卵巢功能减退卵巢储备下降致卵泡发育障碍,常见于35岁以上女性。需检查抗苗勒管激素,采用雌激素替代疗法,辅以辅酶Q10改善卵子质量,但自然妊娠概率较低。
4、甲状腺功能异常甲亢或甲减均会干扰性激素合成,伴有心悸或乏力症状。需先调控TSH至2.5mIU/L以下,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甲减,甲巯咪唑控制甲亢后排卵功能多可自行恢复。
建议记录基础体温监测排卵,避免过度节食,BMI低于19可能加重排卵障碍,必要时生殖科就诊进行促排卵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