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可通过血糖控制、血压管理、饮食调整、肾脏替代治疗等方式治疗。糖尿病肾病通常由长期高血糖、高血压、遗传因素、代谢紊乱等原因引起。
1、血糖控制长期高血糖导致肾小球滤过率异常,表现为尿蛋白升高。可遵医嘱使用二甲双胍、格列美脲、胰岛素等药物控制血糖,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
2、血压管理高血压会加速肾小球硬化,常见症状为水肿和血肌酐升高。推荐使用缬沙坦、氨氯地平、呋塞米等降压药物,维持血压低于130/80mmHg。
3、饮食调整限制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在0.8g/kg以下,选择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胸肉。同时控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3g,避免加工食品。
4、肾脏替代治疗终末期需进行腹膜透析、血液透析或肾移植。透析前需评估残余肾功能,移植后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如他克莫司、霉酚酸酯。
建议定期检查尿微量白蛋白和肾功能指标,保持适度运动如散步或游泳,严格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