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有助于降低习惯性手脚崴伤的概率,但需结合科学训练和防护措施。习惯性崴伤通常与踝关节稳定性不足、肌肉力量失衡等因素有关,规律活动可通过增强肌肉力量、改善本体感觉来减少复发。
针对踝关节稳定性不足的情况,建议进行平衡训练和抗阻力练习。单腿站立、平衡板训练能刺激关节周围肌肉的协调性,弹力带抗阻内翻外翻动作可强化腓骨肌群力量。这类训练每周进行3-4次,每次15-20分钟,持续8周以上能显著提升关节动态稳定性。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也适合作为基础锻炼,避免跑步、跳跃等高风险动作初期介入。
存在陈旧性韧带损伤时,单纯活动可能加重关节松弛。这类人群需先通过踝关节磁共振评估韧带完整性,若存在Ⅱ度以上损伤需佩戴功能性护踝。康复期应重点进行闭链运动训练,如靠墙静蹲、台阶提踵等复合动作,配合脉冲射频治疗改善局部循环。运动后出现肿胀需立即冰敷并抬高患肢,48小时后改用热敷促进组织修复。
建议选择鞋帮较高、鞋底硬度适中的运动鞋,避免在湿滑或不平整路面活动。运动前进行10分钟动态拉伸,重点活动跟腱和足底筋膜。若半年内崴伤超过3次,需排查是否存在先天性距骨倾斜或腓骨肌无力等解剖异常。日常可补充富含维生素C和蛋白质的食物,促进韧带胶原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