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慢性支气管炎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病程长短、病因、症状表现及治疗方式上。急性支气管炎通常由病毒感染引起,病程较短;慢性支气管炎则与长期吸烟、空气污染等因素相关,病程持续且易反复发作。
急性支气管炎起病急骤,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胸闷气促。痰液初期为白色黏液状,后期可转为脓性。病程一般持续1-3周,多数患者经对症治疗后可完全康复。治疗以缓解症状为主,可遵医嘱使用右美沙芬糖浆镇咳、盐酸氨溴索口服液祛痰,合并细菌感染时需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
慢性支气管炎病程超过3个月且连续2年以上发作,典型症状为晨间咳嗽加重、咳大量白色泡沫痰,寒冷季节症状明显。长期炎症可导致支气管黏膜增生肥厚,形成气道阻塞,进而发展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需长期控制,包括戒烟、避免粉尘刺激,急性加重期可使用茶碱缓释片改善通气,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控制气道炎症。肺功能锻炼和疫苗接种是重要预防手段。
日常需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冷空气及刺激性气体。慢性患者应定期监测肺功能,急性发作期间保证充足水分摄入以稀释痰液。两类患者均需加强营养支持,适量食用白萝卜、雪梨等润肺食物,但不宜过量进食生冷油腻食品。若出现呼吸困难、咯血或发热持续不退等情况,应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