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后发生脑梗时是否能够输液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评估,主要影响因素有出血稳定期、梗死类型、凝血功能、颅内压状态。
1、出血稳定期急性脑出血后4周内通常禁止抗凝或溶栓输液,需待CT确认血肿完全吸收。稳定期后可考虑低分子肝素钙等药物预防再梗。
2、梗死类型腔隙性梗死可谨慎使用改善微循环的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大面积梗死伴水肿时需优先控制甘露醇脱水治疗。
3、凝血功能INR值超过1.5或血小板低于80×10⁹/L时禁用溶栓药物,可选用依达拉奉等自由基清除剂进行神经保护治疗。
4、颅内压状态存在明显颅内高压时需限制输液总量,避免使用低渗溶液,可选用高渗盐水联合呋塞米控制颅压后再评估输液方案。
脑梗急性期建议在神经重症监护下制定个体化输液方案,同时监测血压波动及神经功能变化,避免过度水化加重脑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