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预防肺炎可通过接种疫苗、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增强免疫力、控制基础疾病、避免接触感染源等方式实现。
1、接种疫苗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是预防肺炎的有效手段。老年人免疫功能下降,接种疫苗能显著降低肺炎球菌和流感病毒引发的肺部感染风险。建议每年秋季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每5年加强一次。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或低热,通常1-2天可自行缓解。
2、保持卫生习惯勤洗手、规范佩戴口罩可阻断病原体传播。老年人外出后、进食前需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20秒以上。居室定期通风,每日开窗2-3次,每次30分钟。避免用手直接接触口鼻眼,咳嗽时用肘部遮挡。餐具应高温消毒,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毛巾。
3、增强免疫力保证优质蛋白摄入,每日食用鸡蛋、鱼肉、豆制品等。补充维生素C可多食柑橘类水果,维生素D可通过晒太阳或食用海鱼获取。适度进行太极拳、散步等低强度运动,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保证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
4、控制基础病糖尿病、慢阻肺等慢性病患者需规律服药,定期监测血糖、肺功能。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心衰患者需限制每日饮水量,记录体重变化。慢性病患者每3个月复查一次,病情变化时及时就诊。
5、避免感染源流感季减少去人群密集场所,外出尽量错峰出行。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探视病人时保持1米以上距离。养老机构等集体生活环境需加强环境消毒。冬季注意保暖,避免受凉诱发呼吸道感染。出现咽痛、发热等症状时及时就医。
老年人日常应保持均衡饮食,适量食用富含抗氧化物质的深色蔬菜、坚果等食物。根据体能选择八段锦、健步走等运动,运动时注意防跌倒。居室湿度保持在40%-60%,使用加湿器需每日换水清洁。长期卧床者需每2小时翻身拍背,预防坠积性肺炎。家属应关注老人精神状态变化,发现嗜睡、食欲下降等异常及时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