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可适量增加富含优质蛋白、膳食纤维、钙质、维生素及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鱼类、豆制品、深色蔬菜、坚果和全谷物。需根据个体健康状况调整饮食结构,避免过量摄入。
1、鱼类三文鱼、鲭鱼等深海鱼类富含欧米伽3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清蒸或煮汤可保留营养,每周食用2-3次为宜。对海鲜过敏者应避免。
2、豆制品豆腐、豆浆含有植物性优质蛋白和大豆异黄酮,适合乳糖不耐受老人补充钙质。建议选择低盐品种,与谷物搭配提高蛋白质利用率。肾功能不全者需控制摄入量。
3、深色蔬菜菠菜、西蓝花等深绿色蔬菜含叶酸、维生素K及抗氧化物质,焯水后凉拌可减少草酸影响。胃肠功能较弱者可切碎烹调,每日摄入300-500克为宜。
4、坚果核桃、杏仁含单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每日10-20克可改善认知功能。需选择原味未加工产品,咀嚼困难者可研磨成粉加入燕麦粥食用。
5、全谷物燕麦、糙米提供的B族维生素和膳食纤维能维持肠道健康。建议逐步替代精米白面,浸泡软化后烹煮更易消化。胃食管反流患者应避免睡前食用。
老年人饮食需遵循少量多餐原则,烹饪方式以蒸煮炖为主。合并慢性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血脂等指标,糖尿病患者需控制水果摄入量,高血压患者限制钠盐添加。建议每季度进行营养风险评估,由临床营养师制定个性化膳食方案。适当配合太极拳、散步等低强度运动可促进营养吸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