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根具有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通淋等功效,主要有缓解热病烦渴、胃热呕吐、肺热咳嗽、热淋涩痛等作用。
1、清热生津芦根性寒味甘,归肺胃经,能清泄肺胃实热。对于外感温病初期出现的发热口渴、咽喉肿痛等症状,芦根可配伍金银花、连翘等药物协同增效。其富含的黏液质成分可保护黏膜,缓解口干舌燥。鲜芦根捣汁饮用对暑热伤津效果更显著。
2、除烦止呕芦根能清胃热而降逆气,适用于胃热引起的恶心反胃。胃火上逆导致的呕吐物酸臭、口苦咽干时,常与竹茹、生姜同用。现代研究表明其挥发油成分可抑制胃肠平滑肌痉挛,对妊娠恶阻或化疗后呕吐也有辅助缓解作用。
3、利尿通淋芦根通过促进尿液生成帮助排出体内热邪,改善小便短赤、尿道灼热等症状。对于急性泌尿系感染出现尿频尿痛时,可与白茅根、车前草配伍增强疗效。所含钾离子可调节电解质平衡,但肾功能不全者需慎用。
4、清肺止咳肺热壅盛引起的咳嗽痰黄、胸闷气促,可用芦根配伍桑白皮、杏仁等清肺化痰。其多糖成分能抑制气道炎症反应,对支气管炎、肺炎恢复期出现的燥咳有润肺之效。鲜品与梨汁同炖对秋燥咳嗽尤佳。
5、解毒透疹麻疹初起疹出不畅时,芦根能透发疹毒,常与薄荷、牛蒡子同用。其活性成分可促进汗腺分泌,帮助毒素外排。外用鲜芦根煎汤擦洗对皮肤热毒疮疡也有辅助效果,但需注意过敏反应。
使用芦根时建议咨询中医师辨证施治,脾胃虚寒者应减量。鲜品每日用量15-30克为宜,可切片煮水代茶或配伍粳米煮粥。避免与辛辣燥热食物同食,服药期间观察是否出现腹泻等不适。保存时需防潮防霉,鲜芦根宜冷藏并尽快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