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对心脑血管有一定益处,适量饮用有助于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绿茶中的茶多酚、儿茶素等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调节血脂等作用。
1、抗氧化作用绿茶富含茶多酚,尤其是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能够清除体内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血管内皮的损伤。氧化应激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关键诱因,长期饮用绿茶可延缓血管老化进程。建议选择未发酵的绿茶,其抗氧化成分保留更完整。
2、调节血脂绿茶中的儿茶素能抑制肠道胆固醇吸收,促进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代谢。持续饮用绿茶可使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适度下降,同时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血脂异常患者可每日饮用2-3杯淡茶辅助调节。
3、改善血管功能绿茶提取物能增强一氧化氮生物利用度,帮助血管内皮保持舒张状态。临床观察发现规律饮茶者血管弹性较好,血压波动较小。对于早期高血压人群,配合低盐饮食饮用绿茶可能获得协同效益。
4、抗血栓形成茶多酚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和纤维蛋白原活化,降低血液粘稠度。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每日饮用绿茶可使脑梗死发病概率下降。但正在服用抗凝药物者需控制饮茶量,避免相互作用。
5、神经保护效应绿茶成分能透过血脑屏障,减少β淀粉样蛋白沉积,改善脑血流灌注。长期饮茶习惯与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率呈负相关。中老年人可将其作为日常健脑饮品。
饮用绿茶建议选择上午或午后,避免空腹及睡前饮用影响铁吸收和睡眠质量。每日不超过4杯,冲泡水温以80℃为宜避免破坏有效成分。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仍需规范治疗,绿茶仅作为辅助保健手段。合并贫血、胃溃疡等疾病者应咨询医师后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