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适量饮用可能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龋齿及部分癌症。绿茶中的茶多酚、儿茶素等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等作用。
1、心血管疾病绿茶中的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氧化。长期饮用可能减少动脉粥样硬化风险,但需配合低盐低脂饮食。高血压患者饮用时需控制浓度,避免影响降压药物效果。
2、2型糖尿病茶多酚能抑制肠道α-葡萄糖苷酶活性,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动物实验显示EGCG可增强胰岛素敏感性,但人类临床证据尚有限。糖尿病患者饮用时不宜加糖,每日建议不超过800毫升。
3、阿尔茨海默病儿茶素能穿过血脑屏障抑制β-淀粉样蛋白沉积。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每日3-5杯绿茶可能降低认知衰退概率,但对已确诊患者无治疗作用。老年人饮用宜选上午时段,避免影响睡眠质量。
4、龋齿茶多酚对变形链球菌有抑制作用,可减少牙菌斑形成。用绿茶漱口能短暂降低口腔酸性环境,但无法替代刷牙等机械清洁。儿童饮用应选择低咖啡因品种,避免影响牙齿发育。
5、部分癌症体外实验证实儿茶素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尤其对乳腺癌、前列腺癌等激素相关癌症。但人体研究尚未建立明确剂量效应关系,不能作为治疗手段。癌症患者饮用前需咨询医生,避免干扰化疗药物代谢。
建议每日饮用300-500毫升淡绿茶,空腹及睡前3小时避免饮用。胃溃疡患者应稀释饮用,贫血人群需与补铁剂间隔2小时。绿茶不能替代药物治疗,出现疾病症状应及时就医。储存时需避光防潮,隔夜茶因成分变化不建议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