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竭一般分为五期,主要有肾功能代偿期、肾功能失代偿期、肾功能衰竭期、尿毒症前期和尿毒症期。
1、肾功能代偿期肾功能代偿期属于慢性肾衰竭的早期阶段,此时肾脏功能轻度受损,但尚能维持基本生理需求。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或仅出现轻微疲劳、食欲减退等非特异性表现。此阶段通常通过控制血压、调整饮食结构等措施延缓病情进展,无须特殊药物治疗。
2、肾功能失代偿期肾功能失代偿期表现为肾脏功能进一步下降,无法完全代偿代谢需求。患者可能出现夜尿增多、轻度贫血、血压升高等症状。此阶段需限制蛋白质摄入,避免高钾食物,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复方α-酮酸片、碳酸氢钠片等药物纠正代谢紊乱。
3、肾功能衰竭期肾功能衰竭期时肾小球滤过率显著降低,体内毒素蓄积明显。患者常见水肿、皮肤瘙痒、骨痛等症状,可能伴随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治疗需结合低蛋白饮食,并遵医嘱使用药用炭片、呋塞米片等药物控制并发症,部分患者需开始透析准备。
4、尿毒症前期尿毒症前期是肾功能接近完全丧失的过渡阶段,患者多出现严重贫血、难以控制的高血压、消化道出血等症状。此阶段需严格限制水分和盐分摄入,通常需要开始规律透析治疗,可配合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骨化三醇软胶囊等药物改善并发症。
5、尿毒症期尿毒症期属于终末期肾衰竭,肾脏几乎完全丧失功能。患者可能出现意识障碍、心包炎、严重代谢紊乱等危及生命的症状。此阶段必须依赖透析或肾移植维持生命,同时需使用碳酸镧咀嚼片、西那卡塞片等药物控制钙磷代谢异常。
慢性肾衰竭患者需长期保持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饮食,每日饮水量应根据尿量调整。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和肾功能指标。适当进行散步、太极等低强度运动,保持规律作息。出现水肿加重或呼吸困难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不同分期的治疗目标和护理重点有所差异,建议在肾内科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管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