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荨麻疹需结合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病因,常见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过敏原筛查、血清IgE检测、甲状腺功能检查、自体血清皮肤试验等。慢性荨麻疹可能与免疫异常、感染、内分泌疾病或物理刺激等因素相关,需通过针对性检查明确诱因。
1、血常规血常规可观察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是否升高,辅助判断是否存在过敏或寄生虫感染。慢性荨麻疹患者若伴随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能提示特应性体质或寄生虫感染。需结合粪便检查排除寄生虫病,寄生虫感染时可遵医嘱使用阿苯达唑片、左旋咪唑片等驱虫药物。
2、过敏原筛查通过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特异性IgE检测识别致敏物质,如尘螨、花粉、食物等。吸入性或食入性过敏原可能诱发IgE介导的变态反应,表现为风团反复发作。明确过敏原后需避免接触,急性发作时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滴剂等抗组胺药物。
3、血清总IgE检测血清总IgE水平升高提示Ⅰ型超敏反应可能,但需结合过敏原检测综合分析。部分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IgE水平正常,可能与自身免疫机制相关。若存在自身抗体阳性,可考虑使用奥马珠单抗注射液等生物制剂治疗。
4、甲状腺功能检查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和促甲状腺激素检测可排查桥本甲状腺炎等自身免疫病。甲状腺功能异常可能通过免疫交叉反应诱发荨麻疹,需同时检查游离T3、T4水平。合并甲减时可遵医嘱补充左甲状腺素钠片。
5、自体血清皮肤试验将患者血清注射至真皮层观察是否诱发风团,阳性结果提示存在自身抗体。该试验有助于诊断自身免疫性荨麻疹,此类患者可能对常规抗组胺药反应较差,需配合免疫调节治疗。
慢性荨麻疹患者日常需记录发作时间、诱因和饮食情况,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刺激,避免过热环境及剧烈运动。建议维持规律作息,限制高组胺食物如海鲜、发酵食品的摄入。若风团持续超过6周或伴随血管性水肿,应及时复查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