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喘音通常是指心脏杂音中的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多见于二尖瓣狭窄等心脏瓣膜疾病。其产生机制主要与血流通过狭窄瓣膜时形成湍流有关,可能由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瓣膜畸形、老年退行性病变等因素引起。
1、血流动力学改变当二尖瓣开口面积缩小至正常值的二分之一以下时,左心房血液流入左心室受阻,血流速度加快形成涡流。这种异常血流冲击心腔壁和瓣膜,产生低频振动音,听诊器置于心尖部可闻及类似猫喘的隆隆样杂音。典型表现为活动后加重,可能伴随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
2、瓣膜结构异常风湿热反复发作可导致瓣膜交界处粘连、增厚,形成鱼口样狭窄。钙盐沉积会使瓣膜弹性丧失,开放幅度减小。先天性二尖瓣环发育异常或瓣叶畸形也会改变血流路径。这些结构性病变通过超声心动图可明确诊断,轻中度狭窄可遵医嘱使用呋塞米片、地高辛片等药物控制。
3、左心房压力升高长期二尖瓣狭窄使左心房代偿性扩张,肺静脉回流受阻可导致肺动脉高压。听诊除心尖部杂音外,可能出现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患者平卧时可能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此时需警惕急性肺水肿,建议使用硝酸甘油片缓解症状。
4、合并心房颤动约半数二尖瓣狭窄患者会并发房颤,快速心室率使舒张期缩短,杂音可能减弱或消失。但房颤导致心房收缩功能丧失,会进一步降低心输出量。这种情况需联合华法林钠片抗凝,并考虑射频消融或瓣膜成形术治疗。
5、其他罕见原因左心房黏液瘤随心脏舒张阻塞二尖瓣口时,可能产生随体位变化的杂音。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赘生物也可导致瓣膜关闭不全与狭窄并存。这些情况需通过经食道超声确诊,通常需要手术切除病灶。
发现心脏杂音应及时进行心脏超声检查明确病因。日常生活中需限制钠盐摄入,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心脏负荷。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需定期注射苄星青霉素预防链球菌感染。若出现下肢水肿、咯粉红色泡沫痰等表现,应立即就医评估是否需行瓣膜置换手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