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具有润燥生津、利尿通便等药用价值,其果实、根、叶均可入药,常用于缓解消化不良、维生素缺乏等症状。猕猴桃含有猕猴桃碱、维生素C、膳食纤维等活性成分,对口腔溃疡、便秘等有一定辅助改善作用。
1、果实药用猕猴桃果实富含维生素C和蛋白酶,能帮助分解蛋白质促进消化。临床可用于辅助改善食欲不振或肉食积滞,其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致病菌有抑制作用。新鲜果实捣碎外敷还可缓解轻度烫伤疼痛。
2、根茎药用猕猴桃根含三萜类化合物,传统医学用于风湿关节痛辅助治疗。现代研究显示其水煎液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有抑制作用,提示可能具有抗炎效果。根皮提取物在体外实验中表现出对幽门螺杆菌的抑制活性。
3、叶片药用猕猴桃叶含黄酮苷和酚酸类物质,民间用叶煎水外洗辅助治疗皮肤瘙痒。实验研究表明叶片乙醇提取物能显著降低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小鼠血糖水平,其降糖机制可能与促进胰岛素分泌有关。
4、种子药用猕猴桃籽油含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可调节血脂代谢。动物实验发现其能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总胆固醇,同时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籽油外用还能改善皮肤干燥皲裂,促进伤口愈合。
5、藤茎药用猕猴桃藤茎中的多糖成分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能促进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藤茎水煎剂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咳嗽症状有缓解效果,可能与其中含有的黏液质成分保护呼吸道黏膜有关。
日常食用猕猴桃建议控制在每天1-2个,过量可能引起口腔黏膜刺激或腹泻。胃肠功能较弱者应避免空腹食用,糖尿病患者需注意监测血糖变化。药用时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孕妇及过敏体质者慎用。保存时需避免与苹果、香蕉等催熟水果混放,成熟果实冷藏可延长保鲜期3-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