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炎一般分为淋菌性尿道炎、非淋菌性尿道炎、细菌性尿道炎、化学性尿道炎和创伤性尿道炎五类。
1、淋菌性尿道炎淋菌性尿道炎由淋病奈瑟菌感染引起,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典型症状包括尿道口红肿、脓性分泌物及排尿灼痛。确诊需通过分泌物涂片镜检或核酸扩增检测。治疗常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联合阿奇霉素片,同时需对性伴侣进行同步治疗。急性期应避免性生活,保持会阴清洁干燥。
2、非淋菌性尿道炎非淋菌性尿道炎多由沙眼衣原体或支原体感染导致,症状较淋菌性尿道炎轻微,表现为尿道刺痒伴稀薄分泌物。诊断依赖病原体培养或抗原检测。盐酸多西环素片和左氧氟沙星片是常用治疗药物。治疗期间需禁止饮酒,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尿道黏膜充血。
3、细菌性尿道炎细菌性尿道炎常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多见于女性,与尿路解剖结构相关。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伴尿液浑浊。中段尿培养可明确病原菌。根据药敏结果可选择磷霉素氨丁三醇散或呋喃妥因肠溶片治疗。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有助于冲刷尿道。
4、化学性尿道炎化学性尿道炎因接触洗剂、避孕套润滑剂等化学刺激物引发,表现为排尿不适但无病原体感染证据。去除诱因后症状多自行缓解,严重者可短期使用碳酸氢钠片碱化尿液。建议选择无添加剂的个人护理产品,避免使用强碱性清洁剂清洗会阴。
5、创伤性尿道炎创伤性尿道炎由导尿、尿道器械操作等物理损伤导致,可见尿道黏膜出血或血尿。治疗以预防感染为主,可短期服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操作时应严格无菌技术,术后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饮水量,减少尿液对损伤黏膜的刺激。
各类尿道炎患者均需注意保持会阴部清洁,穿着透气棉质内裤,避免憋尿及过度劳累。急性期应增加水分摄入,饮食宜清淡,限制咖啡因及酒精摄入。若症状持续超过48小时或出现发热、腰痛等表现,须及时就医排除上行感染。性传播相关尿道炎患者及伴侣应共同完成治疗疗程,治愈前避免无保护性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