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动力学检查主要包括尿流率测定、充盈期膀胱压力测定、排尿期膀胱压力测定、尿道压力测定和肌电图检查等项目。
1、尿流率测定尿流率测定用于评估排尿功能,通过测量单位时间内排出的尿量来反映尿流速度。检查时需自然排尿至专用设备,可检测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等参数。该检查有助于诊断膀胱出口梗阻、逼尿肌收缩力减弱等情况,检查前需保持膀胱适度充盈。
2、充盈期膀胱压力测定充盈期膀胱压力测定通过导管向膀胱内灌注生理盐水,同步记录膀胱内压与腹压变化。检查可评估膀胱感觉功能、顺应性及稳定性,能发现逼尿肌过度活动、低顺应性膀胱等异常。检查过程中需配合完成咳嗽等动作以验证压力传导准确性。
3、排尿期膀胱压力测定排尿期膀胱压力测定在患者自主排尿时同步记录膀胱压与尿流率,可明确逼尿肌收缩力与尿道阻力关系。该检查是诊断膀胱出口梗阻的金标准,能鉴别梗阻性与非梗阻性排尿困难。检查需在专用尿动力学检查椅上完成,要求患者尽量放松排尿。
4、尿道压力测定尿道压力测定采用微型传感器导管沿尿道移动测量压力分布,主要评估尿道括约肌功能。检查可获得最大尿道闭合压、功能性尿道长度等参数,对压力性尿失禁、神经源性尿道功能障碍有重要诊断价值。女性患者需避开月经期进行检查。
5、肌电图检查肌电图检查通过电极记录盆底肌及尿道括约肌电活动,评估储尿排尿过程中神经肌肉协调性。表面电极贴于会阴部,或使用针电极插入肌肉。该检查可发现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等神经源性排尿障碍,检查前需清洁会阴皮肤。
尿动力学检查前应排空肠道,检查当天避免使用影响膀胱功能的药物。检查后需增加饮水量预防尿路感染,出现排尿疼痛或血尿应及时就医。检查结果需结合临床症状及其他泌尿系统检查综合判断,必要时重复检查或进行影像尿动力学等进一步评估。日常应注意保持规律排尿习惯,避免长时间憋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