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煮久一点通常不好,长时间高温加热会导致营养流失并可能产生有害物质。牛奶加热至60-70摄氏度即可达到杀菌效果,煮沸后持续加热会破坏蛋白质结构、降低维生素含量,同时可能促使乳糖焦化生成致癌物丙烯酰胺。
牛奶中的乳清蛋白和酪蛋白在持续高温下会发生变性,形成难以消化的凝块,影响钙质吸收。维生素B群和维生素C对热敏感,煮沸超过5分钟损失率可达一半以上。部分人群饮用久煮牛奶后可能出现腹胀或腹泻,这与乳糖结构改变有关。市售包装牛奶已通过巴氏杀菌或超高温灭菌,无须长时间煮沸,直接隔水加热至适宜温度更安全。
选择新鲜牛奶时可通过观察色泽和气味判断品质,正常牛奶呈乳白色带淡黄,煮沸后短暂出现奶皮属于正常现象。储存时需避光冷藏,开封后建议2天内饮用完毕。乳糖不耐受者可选用低乳糖牛奶或酸奶替代,儿童及老年人饮用温牛奶时以手感微热不烫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