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夏季流鼻血多由鼻腔黏膜干燥、毛细血管脆弱等因素引起,常见原因有空气干燥、频繁挖鼻、过敏性鼻炎、鼻腔感染、维生素缺乏等。
1、空气干燥:
夏季空调房或高温环境会导致鼻腔黏膜水分蒸发过快,黏膜干燥易破裂出血。建议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可使用加湿器或在房间放置水盆增加湿度。
2、频繁挖鼻:
儿童习惯性用手指挖鼻孔容易损伤鼻前庭区脆弱的毛细血管网。家长应帮助孩子纠正不良习惯,修剪指甲减少机械性损伤。
3、过敏性鼻炎:
夏季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增多,引发鼻黏膜充血水肿,打喷嚏时血管压力骤增导致出血。需避免接触过敏原,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组胺药物。
4、鼻腔感染:
病毒性或细菌性鼻炎会造成黏膜糜烂出血,常伴有脓性分泌物。需鉴别感染类型,细菌感染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病毒感染则以对症治疗为主。
5、维生素缺乏:
维生素C和K参与血管壁胶原合成及凝血因子活化,缺乏时易引发出血。可适量增加猕猴桃、菠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品,严重缺乏需在医生指导下补充制剂。
夏季预防儿童鼻出血需注意保持环境湿度,纠正挖鼻习惯,外出时佩戴口罩减少过敏原接触。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西红柿,以及含维生素K的绿叶蔬菜。出现反复出血或单次出血量较大时,应及时就医排除血液系统疾病。日常可用生理盐水喷雾湿润鼻腔,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血压骤升诱发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