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量饮用葡萄酒可能对部分人群的睡眠有短暂改善作用,但长期依赖酒精助眠可能适得其反。
葡萄酒中含有的酒精具有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可能帮助缩短入睡时间。酒精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腺苷可促进睡意,红葡萄酒中的褪黑素前体物质也可能参与调节睡眠节律。部分人群在晚餐时饮用100-150毫升葡萄酒后,可能体验到入睡速度加快、睡眠深度增加的现象。这种效果存在个体差异,且与饮酒量、饮酒时间密切相关。
酒精会干扰睡眠后半段的快速眼动睡眠周期,导致睡眠片段化、早醒等问题。长期饮酒可能降低睡眠质量,增加夜间觉醒次数。酒精依赖可能引发睡眠障碍,形成恶性循环。慢性饮酒者可能出现睡眠呼吸暂停加重、褪黑素分泌紊乱等情况。部分人群饮酒后反而会出现心悸、头痛等不适症状影响睡眠。
建议通过规律作息、营造安静睡眠环境、适度运动等健康方式改善睡眠。如需饮用葡萄酒,应控制单次饮用量不超过150毫升,避免睡前3小时内饮酒。长期存在睡眠障碍者应及时就医,不建议自行通过饮酒解决睡眠问题。孕妇、肝病患者、服用镇静类药物者等特殊人群应完全避免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