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可能由感染性因素、非感染性炎症、肿瘤性疾病、体温调节中枢异常等原因引起。
1、感染性因素:细菌或病毒感染是最常见原因,如肺炎链球菌肺炎、流感病毒感染,需针对病原体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常用药物包括阿莫西林、奥司他韦、连花清瘟胶囊。
2、非感染性炎症:风湿免疫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可致发热,伴随关节肿痛,需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或免疫抑制剂,常用药物有布洛芬、甲氨蝶呤、来氟米特。
3、肿瘤性疾病:淋巴瘤、白血病等恶性肿瘤常表现为长期低热,需进行化疗或靶向治疗,伴随体重下降、夜间盗汗等症状。
4、中枢性发热:下丘脑损伤或自主神经紊乱导致体温调定点异常,常见于脑出血、中暑,需处理原发病并配合物理降温。
发热期间建议多饮水,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液体摄入,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或持续3天未退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