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高血压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及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五种类型,诊断需结合血压升高、蛋白尿及器官功能损害等指标综合判断。
1、妊娠期高血压妊娠20周后首次出现收缩压≥14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产后12周内血压恢复正常,无蛋白尿及其他器官功能损害表现。可能与胎盘形成异常、血管内皮损伤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头晕、视物模糊等症状。需定期监测血压,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拉贝洛尔片或硝苯地平控释片。
2、子痫前期妊娠期高血压基础上出现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0.3克)或器官功能损害,如血小板减少、肝功能异常等。可能与胎盘缺血、炎症反应过度激活有关,常见症状包括持续性头痛、上腹疼痛。需限制钠盐摄入,严格卧床休息,医生可能开具硫酸镁注射液预防抽搐。
3、子痫子痫前期孕妇发生不明原因抽搐,可伴有意识丧失。发病与脑血管痉挛、脑水肿相关,典型表现为全身强直阵挛发作。此为产科急症,需立即静脉注射硫酸镁注射液控制抽搐,并考虑终止妊娠。
4、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孕前已确诊高血压的孕妇,妊娠20周后新出现蛋白尿或器官功能损害。这类患者发生胎盘早剥、胎儿生长受限风险较高,需加强胎儿监护,医生可能联合使用甲基多巴片和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
5、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孕前或妊娠20周前确诊高血压且持续至产后12周后,无蛋白尿或器官损害表现。此类孕妇需持续服用盐酸拉贝洛尔片控制血压,同时监测胎儿发育情况,避免高盐饮食和过度劳累。
妊娠高血压疾病孕妇应保证每日8-10小时睡眠,采取左侧卧位改善胎盘血流。饮食需控制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适量增加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摄入。每周至少3次血压监测,出现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时立即就医。产后6周需复查血压及尿蛋白,部分患者可能需长期随访管理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