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窗口期腹泻主要表现为水样便、排便次数增多、伴随腹痛或低热,通常持续数周且常规止泻药效果不佳。
1、水样便粪便呈稀水状或蛋花汤样,可能因肠道黏膜免疫损伤导致吸收功能障碍,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洛哌丁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等药物。
2、排便频次每日排便超过3次且持续两周以上,与HIV病毒激活肠道免疫反应有关,需配合医生进行抗病毒治疗如替诺福韦、拉米夫定、多替拉韦等。
3、伴随腹痛脐周或下腹部隐痛,可能因机会性感染如隐孢子虫引发肠炎,需通过粪便检测确诊后使用硝唑尼特、阿奇霉素等病原体针对性药物。
4、低热乏力部分患者伴随37.5-38℃低热及全身倦怠,提示病毒血症期免疫系统激活,需完善HIV核酸检测及CD4+T淋巴细胞计数评估病情。
窗口期腹泻需与其他感染性肠炎鉴别,建议高危行为后4周进行HIV抗体筛查,期间避免无保护性接触并保证电解质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