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的发生率在不同地区和人群中存在差异,我国属于乙型肝炎中高流行区。
乙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接触传播,我国曾是乙型肝炎高流行国家之一。随着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的普及,儿童感染率已大幅下降,但成年人感染率仍较高。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一般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约为5-6%,部分地区可能超过8%。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部分可能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对健康威胁较大。
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和西太平洋地区,乙型肝炎流行率普遍较高。欧美发达国家由于疫苗接种和血液筛查措施完善,流行率相对较低。高危人群如静脉吸毒者、男男性行为者、医务人员等感染风险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后更易发展为慢性肝炎。
预防乙型肝炎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疫苗,建议高危人群定期筛查。日常生活中应避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确保医疗操作和美容项目的器械消毒规范。若发现肝功能异常或乙肝病毒感染,应及时就医评估,遵医嘱进行规范治疗和定期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