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疖子可通过局部热敷、外用抗生素药膏、口服抗生素、切开引流等方式治疗。火疖子通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毛囊堵塞、免疫力低下、糖尿病等原因引起。
1、局部热敷早期未化脓时可用40℃左右温水浸湿毛巾敷于患处,每次10分钟,每日3-4次,有助于促进炎症消退。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挤压。
2、外用抗生素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等外用抗生素。用药前需清洁患处,避免接触眼睛等黏膜部位。
3、口服抗生素对于多发或伴有发热的疖肿,医生可能开具头孢氨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克林霉素等口服抗生素。需完成全程治疗以防耐药。
4、切开引流形成明显脓头且波动感显著时,需由医生在无菌操作下切开排脓。术后需定期换药,严重者需留置引流条,配合抗生素治疗。
治疗期间应避免辛辣刺激饮食,保持患处清洁,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若疖肿反复发作或伴随高热,应及时就医排查潜在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