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一般不会导致传染病,但存在极低概率的血液传播疾病风险,主要与针具消毒不规范、操作环境不洁、操作者技术不足、重复使用一次性针具等因素有关。
1、针具消毒不规范非一次性针灸针若未达到高温高压灭菌标准,可能携带乙肝病毒等病原体。治疗需选择正规医疗机构,使用独立包装灭菌针具。
2、操作环境不洁诊疗环境消毒不合格可能造成交叉感染。建议观察诊所是否具备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治疗床单应一人一换。
3、操作技术不足进针角度错误可能导致皮下出血,增加感染概率。应选择持有医师资格证书的专业针灸师进行操作。
4、重复使用针具一次性针灸针重复使用会直接传播血液疾病。治疗前可要求当面拆封一次性针具包装,使用后针具必须销毁。
接受针灸治疗后如出现局部红肿热痛或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感染可能,日常保持针孔清洁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