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郁血虚与气血虚是两种不同的中医证型,主要区别在于病因、症状及治疗重点不同。肝郁血虚主要由情志不畅导致肝气郁结、血行不畅引起,气血虚则多因脾胃虚弱或久病耗伤气血所致。
1、病因差异肝郁血虚多与长期情绪压抑、压力过大相关,导致肝失疏泄;气血虚常见于饮食失调、过度劳累或慢性失血,与脾胃运化功能减弱有关。
2、核心症状肝郁血虚表现为胁肋胀痛、月经不调伴情绪波动;气血虚以面色苍白、乏力心悸为主,通常无显著情绪症状。
3、舌脉特征肝郁血虚舌质偏暗或有瘀斑,脉弦细;气血虚舌质淡白、舌体胖大,脉细弱无力。
4、治疗方向肝郁血虚需疏肝解郁配合养血,可用逍遥丸;气血虚需健脾益气补血,推荐归脾汤,均需中医辨证后用药。
日常应注意调节情绪、规律作息,气血虚者需加强营养摄入,避免生冷油腻食物,症状持续应尽早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