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持续发热38℃至39℃多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退热、病因治疗、密切观察等方式处理,通常与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免疫反应异常、中暑等因素有关。
1、物理降温建议家长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处,避免酒精擦浴。保持室温25℃左右,减少衣物包裹,适当补充水分。
2、药物退热家长需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或小儿退热栓,发热超过38.5℃时按剂量给药,两次用药间隔至少4小时。
3、病因治疗可能与流感病毒、链球菌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伴随咽痛、皮疹等症状。需就医进行血常规检查,确诊后使用奥司他韦颗粒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4、密切观察家长需每2小时监测体温,记录发热规律。出现嗜睡、抽搐、呕吐等症状时立即就医,警惕热性惊厥或脑膜炎等严重情况。
发热期间宜给予米汤、苹果泥等易消化食物,保持充足休息。若72小时内无缓解或体温超过40℃,须及时前往儿科急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