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皮肤病可能由遗传因素、接触过敏原、免疫异常、皮肤屏障受损等原因引起。
1、遗传因素家族中有过敏性疾病史可能增加患病概率,表现为皮肤瘙痒、红斑等症状。治疗需避免诱发因素,可使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物。
2、接触过敏原接触花粉、尘螨等常见过敏原可能导致皮肤红肿、丘疹。建议远离过敏源,必要时使用糠酸莫米松乳膏、氢化可的松乳膏、他克莫司软膏等外用药。
3、免疫异常免疫系统过度反应与Th2细胞因子分泌异常有关,常伴随皮肤干燥脱屑。治疗包括口服泼尼松、注射复方倍他米松等免疫调节药物。
4、皮肤屏障受损角质层结构破坏使过敏原易渗透,表现为皮肤刺痛、灼热感。修复屏障可使用含神经酰胺的保湿霜,配合吡美莫司乳膏等局部免疫抑制剂。
日常需选用温和洗护产品,避免搔抓刺激,过敏体质者应定期进行皮肤保湿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