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后咳嗽可能由呼吸道黏膜损伤、气道高反应性、继发细菌感染、鼻后滴漏综合征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止咳药物、抗过敏治疗、抗生素、鼻腔冲洗等方式缓解。
1. 黏膜损伤:感冒病毒破坏呼吸道纤毛上皮,导致黏膜暴露敏感。建议多饮温水,可遵医嘱使用右美沙芬糖浆、复方甘草片、枇杷露等镇咳药物。
2. 气道高反应:炎症刺激使支气管痉挛收缩,表现为干咳或夜间加重。可选用氯雷他定片、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布地奈德雾化剂降低气道敏感性。
3. 细菌感染:链球菌或肺炎支原体等继发感染引发脓痰咳嗽。可能与免疫力下降、合并慢性病有关,常伴黄痰、发热。需医生判断后使用阿莫西林胶囊、阿奇霉素分散片、左氧氟沙星片。
4. 鼻后滴漏:鼻窦分泌物倒流刺激咽喉,常见于过敏性鼻炎患者。表现为晨起呛咳、咽痒,可使用生理盐水洗鼻,配合苯海拉明片、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
咳嗽超过两周或出现胸痛、血痰需及时呼吸科就诊,日常避免辛辣食物并保持室内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