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黄体酮后月经仍来潮可能与药物剂量不足、用药时间不当、黄体功能不足、子宫内膜病变等因素有关,需结合具体原因调整治疗方案。
1. 药物剂量不足黄体酮补充量未达到维持内膜稳定的阈值时,无法有效抑制内膜脱落。建议医生根据激素水平重新评估剂量,可考虑改用黄体酮胶囊、地屈孕酮或黄体酮注射液。
2. 用药时间不当黄体酮需在排卵后特定时间窗使用,过早或过晚用药均可能影响疗效。建议通过超声监测排卵周期,调整用药起始时间。
3. 黄体功能不足严重黄体功能缺陷可能导致外源性黄体酮无法代偿,常伴有不孕或反复月经紊乱。需联合促排卵治疗或改用绒促性素改善黄体功能。
4. 子宫内膜病变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炎等病变可导致异常出血,需通过宫腔镜明确诊断后行病灶切除或抗感染治疗。
建议记录出血模式并复查性激素六项,避免自行调整药量,同时注意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