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疗的急性反应期通常最痛苦,主要不适集中在治疗开始后2-3周,表现为黏膜炎、皮肤损伤、吞咽疼痛等症状,实际痛苦程度与照射部位、剂量、个体耐受性等因素相关。
1、急性反应期头颈部放疗后2-3周出现口腔黏膜炎,可能伴随味觉改变和吞咽困难,需使用康复新液漱口,必要时采用镇痛药物如利多卡因胶浆缓解症状。
2、累积损伤期治疗3-5周时放射性皮炎加重,胸腹部放疗可能导致食管炎或肠炎,皮肤护理需使用比亚芬软膏,消化道症状可选用硫糖铝混悬液保护黏膜。
3、后期反应期治疗结束后数月可能发生组织纤维化,头颈部患者可能出现张口困难,需坚持功能锻炼,乳腺放疗后可能发生肺纤维化,需定期随访肺功能。
4、个体差异盆腔放疗患者急性期可能出现膀胱刺激征,部分患者对辐射敏感度较高,疼痛阈值较低者需提前制定个性化镇痛方案。
治疗期间保持高蛋白饮食,每日用温水清洁照射区域皮肤,避免摩擦和日晒,出现三级以上皮肤反应或持续发热需及时返院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