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属于乙类传染病,我国法定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乙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接触传播。
1、传播途径乙型肝炎病毒可通过破损皮肤或黏膜接触感染者的血液或体液传播,常见于不洁注射、纹身、共用剃须刀等行为。
2、母婴阻断携带乙肝病毒的母亲可能在分娩过程中将病毒传染给新生儿,实施规范的母婴阻断措施可有效降低传播概率。
3、疫苗接种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感染最有效的方式,我国已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程序。
4、慢性化风险成人感染乙肝病毒后约5-10%会转为慢性携带状态,而新生儿感染慢性化概率高达90%。
建议高危人群定期检测乙肝表面抗原,保持良好卫生习惯,避免与他人共用可能接触血液的个人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