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性外痔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肛门肿物、疼痛、出血、瘙痒和排便不适。
1、肛门肿物:
血栓性外痔最典型的表现为肛门口出现紫黑色或暗红色圆形硬结,触之质地较硬且边界清晰。肿物大小可从黄豆至蚕豆不等,通常单发,偶见多发。患者可自觉肛门有异物感,尤其在久坐或排便时症状加重。
2、疼痛:
急性期常出现剧烈胀痛或跳痛,活动及咳嗽时疼痛加剧。疼痛源于血栓形成导致局部压力增高刺激神经末梢,严重时可能影响行走和坐卧。部分患者疼痛可持续2-3天,随着血栓机化逐渐减轻。
3、出血:
排便时粪便摩擦痔核表面可能导致毛细血管破裂,表现为便后手纸带血或滴血,血色鲜红。出血量通常较少,但反复出血可能引起贫血。血栓性外痔出血多伴随明显疼痛,可与内痔无痛性出血相鉴别。
4、瘙痒:
痔核表面分泌物刺激肛周皮肤可引起瘙痒感,尤其在夜间或出汗后症状明显。长期搔抓可能导致局部皮肤增厚、色素沉着,甚至继发湿疹或感染。保持肛周清洁干燥可缓解症状。
5、排便不适:
患者常主诉排便时肛门坠胀、排便不尽感,严重者因惧怕疼痛而刻意抑制便意,可能诱发便秘。痔核较大时可部分堵塞肛管,导致排便困难或粪便变形。
日常应注意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燕麦、芹菜等促进肠道蠕动;避免久坐久站,每小时活动5分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便后建议用温水清洗代替用力擦拭;急性期可尝试温水坐浴缓解症状。若肿物持续增大、疼痛剧烈或出血不止,需及时就医排除其他肛肠疾病。